合浦人必看!清廉地名文化之“五廉”故事
地名,不仅是一个地域的地理坐标,更是久远文化的见证、历史信息的非物质载体。说到清廉地名文化,北海也有不少关于清廉文化的地名,这些地名因脍炙人口、千古流芳的故事而留存于世,为世人赞誉和敬仰学习,如我们所熟悉的海角亭、廉州、廉泉等等。今天,我们一起来说说“五廉”背后的故事,“五廉”即廉山、廉垌、廉州、廉江、廉泉,这些名字的来由源于一位名垂青史的廉吏---费贻。东汉初年,汉光武帝刘秀派费贻来到合浦。光武帝知道费贻的名声比较好,所以专门把他派到合浦来做太守。费贻来了以后,主要实行一系列的政策,一个是政清,一个是刑简。政清,就是必须要清廉,你不清廉,老百姓就不拥护你。费贻出台这些政策,就是要符合老百姓的利益,不要跟老百姓去争名。
虽然费贻政令严明,但还是有人心存侥幸,一名官员为了讨好他,派人深夜送来一颗拇指大小的珍珠。原以为费贻会像前任郡守一样,对稀世珍宝爱不释手,收入囊中,但费贻竟然看都不看一眼,厉声把对方赶了出去。天亮之后,费贻以此为例,着手调查官员贪渎之事,并上报朝廷说,正是地方官员投上所好,大肆搜刮,才会导致百姓聚怨积愤,引起叛乱。在他为官期间,不仅没有做贪赃枉法和扰民伤民之事,还励民垦荒,播种五谷,还引进种桑养蚕、抽丝织布的技术,把中原的农耕文化带到这座岭南小城,人们的生活也因此变得安宁富足。
六年后,费贻右迁高升,离开合浦时,满城百姓扶辕相送,直到百里外的一座大山下,才洒泪而别。人们感念他的清廉 ,从此就把当地的大山称为“大廉山”,山前田垌称为“大廉垌”,南流江称为“廉江”,城中水井称为“廉泉井”。唐贞观八年,唐太宗有感于此地廉吏辈出,便把合浦改为廉州。
费贻之后的千年时光里,从合浦走出的官员大多廉洁自律、官风清正,其中,有史料可考的就有130多位。在一代代清官廉吏的治理下,廉州古城的百姓辛勤劳作,安享生活。
转载:北海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和区划地名科
这就是我家乡的文化底蕴 历史文化名城,人文底蕴深厚 原来廉州的来由是这样的 原来由来是这样的,我还一直不知道呢 早就听老一辈的人讲过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