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12日发生疫情以来,北海市各级团组织闻令而动,集结队伍、调集资源,团干团员在各类急难险重任务中当先锋、做表率,青年志愿者直插抗疫一线听指挥、作贡献,以实际行动和“硬核”担当把团旗插在疫情防控最前沿,筑起了珠城疫情防控的坚固屏障。
逾万名青年志愿者在团旗下集结 “面对风险,总有人要上,我是党员,我参加。”7月14日,团市委青年党员李灏应下紧急任务脱产闭环,成为青年党员突击队的一员。李灏这次的志愿任务是对全市采集的核酸样本预先处理,也是与病毒短兵相接的工作。除了全程“全副武装”与病毒较量,李灏和队员们还得与时间赛跑,争取用最快的速度将海量的样本进行预处理,再递送检测室。 随着多轮全员核酸,送样频率高,样本抵达时间不一,志愿者们常常连续作战,从早忙到晚。“早一分就少一分传播风险。”李灏说。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面对疫情来袭,团市委迅速响应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时间集结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19名党员团干,组建“团市委青年突击队”,火速下沉社区,直插小区交通卡口、集中检测点等防疫点位阵地。同时,广泛动员青年力量,第一时间面向社会各界发布志愿者“招募令”。全市各级团组织、青年文明号集体、青年社会组织就地集结,在疫情防控一线建立青年突击队;全市567名“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穿上“蓝马甲”,1.47万名青年志愿者迅速在团旗下报到,充实到一县三区“北海市防疫储备青年志愿者库”,奔赴抗疫前线。在抗疫战场上,志愿者们纷纷化身检测的“守门员”、登记排查的“信息员”、运送物资的“快递员”、普及知识的“宣传员”……夜以继日冲锋在前,无畏风险,不顾酷暑,用热血青春筑牢战“疫”红色防线。
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疫情防控工作中,医疗物资保障是关键。我市迅速启动医疗物资应急保障指挥体系,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所有防疫物资能够第一时间调出用上,供应充足。 “我是党员我先上”“算我一个”……7月17日晚,得知医疗物资储备仓库缺人手,不到半个小时,团市委由11名党员干部、团员青年组成的志愿服务队集结完毕。 “每单少则四五箱、多则三四百箱,每天大量医疗物资不断抵达仓库。”团市委青年志愿者陆奕告诉记者,清点、卸货、搬运、入库、配发、跟踪……频繁搬运让志愿者们肌肉酸疼、衣衫尽湿,但大家毫无怨言,力争以最快速度将防疫物资送到抗疫一线。“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早日战胜疫情,再苦再累也值得。”市青少年宫教师刘茵搬运中划伤了脚踝,仍坚持继续工作。
服务时长超26.8万小时 团市委按照“精准招募、就近服务、减少流动”的原则,在强化保障的前提下,建立“北海市防疫储备青年志愿者库”,依托组织化动员优势、社会化动员经验和网络化动员特色,完善县区团委、街道(乡镇)、社区(村)、网格点位四级联动防疫志愿服务体系,实行发动分类管理模式,生成“订单式”志愿服务机制,实现志愿服务需求的精准对接和快速响应。截至目前,北海共青团累计调度约67118人次青年志愿者,开展协助核酸检测、物资保供、卡点值守、敲门行动等防疫志愿服务,服务时长超26.8万小时。 团市委注重发挥团属青年社会组织优势,依托北海市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年创业促进会等力量,主动摸排抗疫物资需求,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多渠道筹集款物资源支援抗疫一线,累计募集款物价值超过69.4万元;积极动员北海市青年创业促进会以及创业青年为保供稳价献力,启用“战疫保供 青春同行”青创线上保供平台,截至目前累计开团果蔬、肉类、油米等67个保供套餐,惠及3万多个家庭,销售额近65万元。 团市委还强化宣传引导,持续释放青春正能量。利用团市委、各县区团委团属新媒体矩阵,发布志愿者招募令、志愿服务倡议书,号召展现青年担当;同步制作发布防控态势以及防疫权威信息推文,宣传普及疫情防控政策和科学防护知识,积极开展全民抗疫的正向引导;联合北海日报等主流媒体深入挖掘青年抗疫故事、志愿者典型事迹,讲好社会各界同心抗疫故事,引导团属协会新媒体共同发声,宣扬青春力量,汇聚共克时艰正能量。
来源:北海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