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盲区主要有四大视觉盲区以及一些人为盲区。
前盲区
引擎盖前看不到的地方,俗称前盲区。造成汽车前盲区有几个方面的因素,与车身、座椅的高度、车头的长度、驾驶人的身材等都有关系,如果没有很好地控制前盲区的距离,是很容易发生追尾事件的。
后盲区
车辆后面的盲区俗称后盲区,是指从后车门开始向外侧展开有大约30度的区域在反光镜的视界以外,是指后车的车头在前车的后车门附近时,前车的反光镜里观察不到后面来车,极易发生刮蹭和追尾事故。
后视镜盲区
后视镜盲区。车两边的后视镜只能看到车身两侧,并不能完全地收集到车身周围的全部信息,尤其从辅路上主路,从左后视镜不能观察到车辆,假如加速大角度切上最内侧车道,很容易与正在最内侧车道高速行驶的车辆发生碰撞。
AB柱盲区
就是挡风玻璃两侧的A、B柱。在转弯时,如果两侧的A柱较宽,宽的距离就把视线遮挡住,这样产生的盲区就大,如果柱子窄的话,则盲区就小。而B柱的盲区主要是在车辆的右侧,当车辆在行驶中,需要大角度拐到外侧时,B柱会遮挡视线,有可能与右侧正常行驶的车辆发生碰撞。
人为盲区
除了车辆本身造成的视觉盲区外,还有一些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视觉盲区,比如一些司机后挡风玻璃前,会贴有颜色较深的贴膜,或者驾驶员在后挡风玻璃上悬挂一些毛绒玩具等。
盲区就当有人在 放慢速度提高安全意识 诸多车祸是由盲区造成的,由于司机坐在车中只可通过车窗观察外面的情况,难免有一些地方照顾不到。另外,一些车外的一些障碍物也会影响司机对道路情况的观察。建议各位司机在路过障碍物的时候,以那里会人为前提进行驾驶,速度放慢避免事故的发生。1、路边停放的车辆,会给附近朝其驶来的车辆的司机和横过道路的行人构成视野死角。当行人没有警惕或是嬉戏、狂奔时,因视野死角未提前发现行驶车辆,司机也未发现行人,他们半会行进到前面的交叉点碰撞而发生事故。若双方都是车辆(包括自行车)也是如此。
2、交叉路的两边及急转弯路的内侧是山丘、建筑物或茂密的树林,也构成驾车司机及行人的视野死角。若不注意,如越线占道路行驶或是狭路相逢而没有提前减速避让,都会有在前面的交叉碰撞的可能。笔者曾乘一客车,在经过右侧是山丘的弯路时靠左占道行驶,在发现前面有大货车驶来时,急忙打右方向避让,虽未与大货车相撞,但因回方向时无法做到及时迅速,致使汽车冲出路外,车后视镜碰到路边的电线杆而破碎,幸好未翻下深沟,但车辙与沟沿仅距30多厘米。真是好危险!
3、上山丘的车辆,前面的山丘也构成司机的视野死角,若不注意也会出事。
4、在车左边下车的乘客,下车前,车门两边的公路都是他们的视野死角。
5、对将要超车车辆而言,前面的慢车会给超车的司机造成视野死角,若不有详细地观察前方情况,而过急打方向盘靠左超车,会有可能与慢车前方相对驶来的车辆产生碰撞。
6、超速行驶的司机,视力下降,视野变窄,致使司机难以发现情况或情况不准。如当车辆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时,司机能看清240米处的标志,而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时,司机能看清160米以内的标志,随着车速的增加,视力明显下降,若有突变情况,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7、夜晚开车时,对方没有关远光灯,在灯光刺眼的情况下,会造成很大的盲区。
8、雾天、雨天、大风天以及斜阳刺眼,尘土飞扬也会给司机造成很大的盲区,稍不注意,也会出事。
9、要认真学习交通安全知识,提高交通安全预见意识。
10、减少视野死角,车辆不乱停乱放;客车勿在繁华的禁停路段慢行或停车上下乘客,以减少视野死角及交通阻塞。
11、驾驶员和行人(包括骑自行车的人)遇有视线受到障碍时,要警惕可能出现的突变情况,即要提防自身(包括车辆)与在视野死角中突然出现的人或车辆相碰撞。在交叉路口,由支线驶入干线的车辆若出现视野死角,要在行入干线前小心观察,在确保绝对安全时方可将车辆驶入干线,并要鸣笛(非禁鸣路段) 以引起对方注意。车辆在弯路行驶或上山丘,有时要鸣笛,以防对方越线占道行驶。在路边下车的人员,必须在出车门前观察车门右边公路的交通情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方可下车。
12、将要超车的车辆,要在车辆驶入超车道前观察分析前面的交通情况,确保安全时方可超越,还要警惕前面刚停车辆的下车乘客,防止其突然冲出而相撞[1]。
13、超速行驶会使司机视力下降,视野变窄,在非高速路行驶,要自学遵守行车速度的规定,特别是路边限速标志的规定。
14、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夜晚会车要关远光灯。并要根据道路交通情况(包括灯光情况)选择车速,不要盲目开快车。
15、环境、气候不好时,更要注意出行安全。
总之,光增强驾车安全措施,遵守交通法规和行车道德只是表面文章,只有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中,做到提前预见所可能发生的后果,才真正算是有别于低级驾驶行为的合格的交通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