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合浦地区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古人类活动。他们,使用较粗笨的打制石器,过着采集、渔猎的经济生活。距今约一万年前,人类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据调查,合浦钦廉等地已发现20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根据遗址的文化内涵,可划分为早晚二个阶级:早期遗址,主要特征是具有旧石器时代风格的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共存,打制石器占的比例较大,磨制石器的技术还不发达。陶器主要系夹砂红褐陶和灰陶,以绳纹为主,火候较低。磨制石器计有斧、锛、凿、磨盘、杵等,打制的石器有蚝砺琢、砍砸器、手斧状石器、石网坠等。还出土了许多动物骨骼和软体动物介壳。那丽独料遗址属晚期遗址,出土的石器大部分经磨制加工,器型有斧、锛、凿、铲、锄、犁、镰、镞、刀、矛、磨盘、杵、磨棒和锤等。陶器以夹砂陶为主,纹饰有绳纹、篮纹、曲折纹和部分交错绳纹组成的商纹,也有少量划纹。相当数量的石斧、石锛、石犁石锄、铲、刀和镰,适合于耕耘播种及收割;石磨棒、石磨盘和石杵应为谷物加工工具。上述情况说明,当时农业生产已逐步发展起来。从那丽独料遗址中出土了石器1100余件,包括石斧、石犁、铲、凿、锛、锄、镰、簇、刀、矛、锤、石杵、石磨棒、石磨盘等,可分别用于垦荒、耕地、除草、松土、收割、谷物加工等,说明当时农业已有一定水平。该遗址文化层还发现了6个柱洞,其中3个柱洞底部发现了石质柱础,柱洞周围有火坑与灰坑遗存。所发现的柱洞、灰坑和灰沟应为房屋建筑遗迹,可能为“窝棚式”建筑,说明当时当地的人们已过着定居生活。该遗址还出土了2000多件陶片,其中,就有男性生殖器崇拜物“陶祖”。所出土的陶片全部为夹砂陶,粗砂红陶占半数,少量陶片火候较高,厚薄较均匀,内壁光滑,表面打磨,有纹路;从口沿观察多为敛口或直口的釜或罐,部分口沿有指甲捏制的痕迹,说明当时钦州的制陶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对遗址出土的木炭进行碳十四测定,距今4185±120年。这是广西首次发现以农业为主典型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那丽独料遗址出土的1100多件石器农具和加工工具就是古合浦创造稻作文化的铁证。
红树植物属于高度聚盐生植物,可以生活在盐分高浓度的海水中。 而如果没有海水的环境,红树恐怕也是无法生存下去的。
盐生植物与其他的植物的生存特点相比,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 盐生植物需要在有一定盐分含量的环境中生存。 这缘于盐生植物与普通的植物在生理特点上的差异。在盐生植物中,具有盐腺和盐囊泡细胞,它们都是通过衍生植物 的茎叶表皮细胞发育而成。 盐腺和盐囊泡细胞具备着一定的避盐性能, 可以将盐生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到体内的盐分排解出去,而不被直接吸 收。这样,虽然植物被浸泡在含盐量很高的海水中,可是并不会影响自身的生长。 这种将体内的盐分解出的现象,在叶肉内有泌盐细胞的植物中表现 得更为明显一些。 当植物通过盐腺和盐囊泡细胞将盐水液排出叶面后,在空气干燥的环境下,就会发生红树泌盐,有白色的盐晶体附着在叶面上。我们的祖先早在新石器时代4000至5000年前就已发现红树泌盐现象,并参照红树发明了盐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