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浦县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的公示 为进一步挖掘地名内涵、提升地名管理水平、弘扬合浦地名文化,根据《地名管理条例》以及自治区民政厅《关于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等有关编制地名保护名录的规定,依据地名的历史性、知名度、文化内涵及传承价值,经过初步筛选、相关单位调研评估等程序,研究确定合浦县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共计20条,其中古镇名2条、古村落名3条、古街巷名6条、著名自然地理实体地名2条、重要历史地名7条,现予公示。时间自2024年12月11日至2024年12月18日,如有建议和意见,可通过电话、邮箱等形式反映,联系电话:0779-7193679,邮箱:hpmzfzg@163.com。 合浦县民政局 2024年12月11日 合浦县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 古镇名 1.廉州Liánzhōu 行政区域。贞观八年(634年),唐太宗因大廉山之名将越州改称廉州,以树清廉勤政之风气。宋代沿用廉州之名。元明清时期,廉州曾改称廉州路、廉州府。民国时设附城东镇、附城西镇。1950年附城东镇、附城西镇合设廉州镇。1958年称廉州公社。1963年析置环城公社。1964年廉州公社改廉州镇。1997年环城乡并入廉州镇。“廉州”为专名沿用至今。廉州镇是多个时期郡、州、路、府、县治所在地,国家级、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文旅景点。保存着众多文物古迹和人文景观,主要有汉墓群、惠爱桥、海角亭、东坡亭、文昌塔等国家级、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文旅景点。廉州古为对外交通贸易要地,又是军事重镇。廉州背山面海,南流江自博白入境,贯穿本镇,从古乾体海港出海。汉武帝时,国内海舶便时常载运大批丝绸、黄金、陶瓷器等销往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又购回明珠、玛瑙、琉璃、春石等。唐懿宗年间(860-873年),高骈在海门(今廉州一带)屯兵3万,镇守南疆。咸通7年(866年),高骈破南诏经此。廉州乃为南疆军事要塞,曾有“海北雄蕃”之称。 2.石康Shíkāng 行政区域。唐代五代在顺塔村修建石康唐城。北宋初年,石康称长沙场。开宝五年(公元972年)撤销常乐州,将该州所属的博电、零禄、盐场合并,设置石康县,石康,为“经久长存,令民安乐”之意。明代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撤销石康县,并入合浦县。此后,石康古城址便成了农贸圩市。后来由于南流江改道,此地常受洪水的冲淹,不能再作农贸场地,便东迁今址建成石康圩,故沿袭此名至今。1949年12月前为合浦县第一区石康镇和第二区耀康乡辖地。1950年属第五区。1952年设第十一区,辖石康镇和夏佳塘、耀康、水车等15乡。1957年撤区并乡称石康乡。1961年改区,辖石康、常乐、西城、石湾、周江5公社。1963年改公社,原辖公社改大队。1984年改镇。2005年原十字路乡十字社区和十字、红碑城、东冲、大龙、瓜山、细廉坡6村并入。辖区名胜古迹众多,共有9处,即:二埠水山岗遗址、石康古城遗址、豹狸缸瓦窑遗址、华身靛厂作坊遗址、石康塔(顺塔)、罗公祠、罗绅父子合葬墓碑、万善寺、银锭井等。其中:石康顺塔、石康古城遗址已列为区级文物保护。不仅如此,石康镇还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民间常常举行关帝庙、鳌鱼寺放火焰、木偶戏、八音闹新年、端午赛龙舟、山歌对唱、舞鬼史等传统民俗节日。 古村落 3.璋嘉Zhāngjiā 居民点。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客家人由闽迁廉定居于这一带,经过多年的融合发展,形成了现在的客家人聚集地璋嘉村。先民因璋嘉村地处大廉山峡谷的心脏部位,四周山环水绕,聚水藏风,是典型的山谷盆地,因形状像古代帝王御用的玉器“圭璋”,而得名,意谓“美玉”之义,引申义为“伟男儿”“伟丈夫”,内涵高贵、美好、吉祥如意。后因有陈氏祖先游历江南遍览名山秀水巧遇清朝乾隆皇帝,获赐锦帛“弄璋蔚起为国栋”的传奇故事而增加了村名的传奇色彩。又因家族出了陈才业、陈铭枢等国栋英才,璋嘉村得以声名鹊起。 4.永安Yǒngān 居民点。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为防海寇出没,经获朝廷准奏后,朝廷诏命沿海备倭,把设在石康县安仁里的永安守御千户所移迁至海岸乡,所名不变。之后,海岸乡也随称永安城。永安守御千户所自明武洪二十七年(1394年)移迁至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裁撤,前后历经265年。在设立千户所的同时,也设立永安守备,建有永安守备公馆,弘治十八年(1505年)裁革,永安守备也经历了150年。永安经过多次修筑,成为高大而坚固的城池,是廉州府倚重的左翼海防重镇。地名沿用至今。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士阁和合浦县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在境内。 5.乾江Qiánjiāng 居民点。相传乾江形成于明成化年间(1465年一1487年),最早由陈氏三兄弟乾体、乾江、乾德迁此定居成圩,原为“乾体市”或“乾体街”,后又改称“乾江圩镇”或“乾江街”。旧名“乾体”,廉州话读为“勤礼”,历史悠久。现代乾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乾江街社区和乾江村。古乾江还包括现在廉州镇禁山村、马安村、烟楼村的部分区域。乾江古迹主要在乾江街社区。 古街巷 6.中山路ZhōngshānLù 交通运输设施。属廉州镇辖一条街路,清朝时为长承街,清代及民国初期称随考街,民国22(1933年)年扩建马路时,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为中山路。中山路社区辖,主干道,东西走向,东起奎文路,西至西华路,全长约400米,宽7米,水泥路面,两旁有骑楼楼房,沿街有中山公园、体育场、五金公司、家电城、电器城等企业、个体单位和服务场所等,曾是廉州镇经济、文化中心,合浦最繁华的街道之一。 7.阜民南路FùmínnánLù 交通运输设施。属廉州镇辖一条街路,北起阜民北(即惠爱西路),南至文蔚坊路,全长537米,宽6.7米,两旁有骑楼楼房。阜民南路(别名崩坝口),清朝年间,这里设有一珠市,买卖蚌螺,久后蚌壳堆积似玉阜,因此地处十字街之南,故名。于民国24年,定名为阜民南。1969年改为反修路。1980年复名为阜民南路至今。 8.阜民北路FùmínběiLù 交通运输设施。属廉州镇辖一条街路,南起阜民南(即惠爱西路),北至二甲社,全长375米,宽6.7米,两旁有骑楼楼房。阜民北又名圩地街,清朝年间,该地属廉州府古城金肃门外,当时民间习惯三日一圩,在此集市买卖,后定居建街,取名圩地街。因该街位于阜民南之北,民国24年定名阜民北。1969年改为“七一”路,1980年复名为阜民北路至今。 9.玑屯街JītúnJiē 交通运输设施。属廉州镇辖一条街路,东起康乐街,往西100米再往南150米呈“┌”形状,长250米,宽3米,水泥路面。又名簸箕屯,民国时期开建街道,以地处玑屯坊范围,故命名玑屯街。1969年将瑶上、玑屯街、巫屋合并改为工农街。1980年被划出复名为玑屯街至今。 10.蒌行街LóuhángJiē 交通运输设施。属廉州镇辖一条街路,南起上街,北至石桥街,全长140米,宽7米。清朝光绪年间,这里是集市买卖蒌的地方,后群众移来定居建街,故名蒌行街。1969年将蒌行街与上街合并改为红旗街。1980年被划出复名为蒌行街至今。 11.学前街XuéqiánJiē 交通运输设施。属廉州镇辖一条街路,其中一段为东西走向,东起白石场街口,西至青云路;另外一段为南北走向,南起白石场街北至学前街,整条街呈S形,全长300米,宽3米,该街在清朝时建有述古、至德等几间书院,供学生学习、科举考试温习功课之用,故名学前街至今。 著名自然地理实体地名 12.星岛湖XīngdǎoHú 纪念地旅游景点。星岛湖位于合浦县西北部,东北、西北分别相邻于钦州市的灵山县和钦北区。距县区约24公里的洪潮江水库形成的“星岛湖”,湖区面积66平方公里,合浦范围内的湖区约占三分之二。因成于丘陵山区,故地形起伏、岛屿丛生,群山环抱,山碧水秀,烟波浩渺,花香鸟语,湖内大小岛屿1026个,一千多个岛屿宛如一颗颗璀烂的星星撒落在绿水碧波上,星岛湖因此得名。于1996年被评定为自治区旅游度假区,2002年被国家水利部定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018年被评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1996年中央电视台98版大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在此造景拍摄,留下了东、西两个拍摄点,俗称为水浒城东景区和西景区。东景区主要建设了聚义厅、瞭望塔、水寨三关、文殊院、水浒人物雕像群、梁山后寨。西景区主要建设了涌金门、六和塔、石拱桥、苏杭水街、水浒故事雕像群。整个“水浒城”掩藏于青山秀水之中,成为合浦旅游的一大热点。 13.老鸦洲墩Lǎoyāzhōudūn 海域。老鸦洲墩位于合浦县白沙镇平田村附近的海边,属于基岩岛,其形态呈三角形,面积约5000平方米,海拔17.5米,岛周围环绕红树林,岛上到处显露出无数奇形怪状带有火山岩浆痕迹的石头。据岛上渔民介绍,小岛遇到强台风和风暴潮袭击海水高涨时,小岛会随着海水而上浮,从来没有被海水淹没过,因此得名“浮水岛”。老鸦洲墩上有一座庙宇,是岛上最显眼的建筑,据史料记载:大约公元1696年间建造了这座名为“天后宫”的庙宇(即三婆庙),后成为出海渔民祈神保佑和渔船停泊休息的地方。 重要历史地名 14.草鞋村遗址CăoxiécūnYízhĭ 纪念地旅游景点。草鞋村遗址是一处古城址,位于合浦县城西南的西门江南岸,于20世纪80年代调查发现,城址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周长约1300米,西面临江,东、南、北三面城墙较平直,有护城河环绕,并与西门江相通。1993年被公布为合浦县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列为“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7年11月至2012年1月,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西北部开展了两次大规模发掘。在此期间,为补充资料还进行了数次局部发掘。2010年5至6月,考古工作者为配合基建抢救性清理遗址北部的建筑遗迹,并在进一步的勘探中,发现了城墙和护城河。为配合海丝申遗,2023年至2024年,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再次对遗址进行发掘。经过数次考古发掘,在遗址内发现大量汉三国时期的高等级建筑遗存,基本确定城址北部被明代窑群环绕的临江台基,是西汉早期,即南越国时期的重要建筑区。遗址内发现台基、建筑基础、沟、井、柱洞等遗迹,出土大量的筒瓦、板瓦、瓦当等建筑构件以及陶器、铜器、铁器、石器、木器、水晶、象骨等遗物。考古发掘推测草鞋村遗址为汉代合浦郡郡城,该遗址的发掘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港口贸易、管理场所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对考古学、历史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5.文昌塔WénchāngTă 建筑物。在廉州镇南郊三公里处,建于明代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为八角叠涩重檐的楼阁式七层空心砖塔,塔的造型稳健挺拔,宏伟壮丽。文昌塔每层原有阶梯直上顶层,从底层到顶层皆有风门壁龛,层与层相接处嵌有白色莲花浮雕花边,塔顶上置一栗色葫芦,塔的角边及风门,均涂硃砂,塔身为白色。红白相衬,朴素而又美观。 16.惠爱桥HuìàiQiáo 建筑物。又称西门桥、旧桥,抗战中曾改称“民族桥”,文革时期曾改称“反帝桥”。惠爱桥始建于明正德年间。位于广西合浦县廉州镇惠爱路的西门江之上,在古廉州府城西门外。桥东西走向,单跨,为三角形、桁架形式的结构。建桥的木材为坤甸木。桥顶覆盖瓦面,以防雨水从杆件的上端渗入损坏木构件。该桥由木梁、斜杆、吊杆组成三角形的桁架形式,木梁的跨度为22米。作为唯一一座中国本土发明的类似桁架做法的木桥,以其独特的利用传统建筑结构建造大跨度桥梁的方式,展示了合浦县劳动人民的创造性,其榫卯技艺也展示了传统技艺的传承。 17.大士阁DàshìGé 建筑物。大士阁又名四排楼,因供奉观音大士而得名。位于合浦县山口镇永安古城内,全中国距海最近的一座木构古建筑,为两层木结构建筑。据《中国名胜词典》载,大士阁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也有说建于明朝前期。大士阁由前后两亭组成,重檐歇山顶。后亭高7.43米,前亭高6.38米。总建筑面积为248.5平方米。全阁用格木建成,柱头36根,横牵72根。梁柱均为榫卯连接,无一钉一铁。所有屋脊和飞檐等处,均雕塑或绘有形神逼真的神话人物、麟龙鹤凤、飞禽走兽和奇花异草,颇为壮观艳丽,建筑艺术精巧,具有浓厚的民间艺术特色。 18.海角亭 HǎijiǎoTíng 建筑物。古海角亭在廉州城的西南隅,始建于北宋景德年间(公元1004年—1007年),为纪念汉朝施政廉明的合浦太守孟尝而修建。亭经明代成化、嘉靖多次迁建,至隆庆年间才迁定于廉州中学境内。亭以海角为名,是因此地当年滨临大海,“在南海之角”之称,因处于偏隅的南海之角而叫海角亭。该亭长31米,宽26米,总面积800平方米。亭分两进,第一进为海角亭门楼,门楼正中是大圆拱门,拱门上方镶有“海天胜境”四字,两旁耳门分别镌有“澄月”“漱风”雅名。第二进为亭的主体,呈正方形,是重檐歇山顶砖木结构亭阁式建筑,朱红墙壁,琉璃碧瓦,屋脊雕塑的双龙戏珠,惟妙惟肖。下檐角的四狮雄踞,形态逼真。该亭前后敞开,左右有两大门窗相对,造型古朴雅致。亭后有一石碑刻有“古海角亭”四字。亭前石柱刻有一联:“海角虽偏山辉川媚;亭名可久汉孟宋苏”。亭内正中上方悬挂着“万里瞻天”横匾。亭内四周,碑刻满目。 19.环城Huánchéng 历史政区。原为环城公社,政府驻平田村,总面积216平方公里。公社辖地东界石康、福成两公社,南邻党江公社和濒临北部湾,西与沙岗公社接壤,北靠石湾公社,因辖地在县城周围,故名环城公社。环城公社的辖地,在明、清两代均屈附城,其东北部称“兴廉坊”,东南部称“还珠厢一图”,西北部你“还珠厢二图”,南部的禁山、插龙、杨家山等地总称“三村乡”。1961年体制调整,环城公社境地,划分为环城、总江、乾江3个公社,属总江区管辖。1963年将环城、总江、乾江三个公社合并,称为环城公社。1984年环城公社改乡。1993年环城乡改镇。1994年环城镇并入廉州镇,该镇名不再使用。环城地处南流江下游,有小山丘、低洼平原,最大的山岭有斗鸡岭、老虎岭、水牛岭、梯子岭等,流经境内的主要江河有南流江及其支流周江,水库工程有清水江水库、廉东水库,名胜古迹有文昌塔、汉古墓群等。 20.十字路Shízìlù 历史政区。原为十字路乡,因地处合(浦)湛(江)公路和石(康)南(康)公路的交叉点,呈“十”字形,故名。乡人民政府驻十字路村十字路圩,总面积96平方公里。1994年从石康镇划出十字、大龙、瓜山、细廉陂、东冲、红碑城和从闸口镇划出佛子、独竹、珠岭共9个村公所作为新增十字路乡的行政区域。2005年撤销十字路乡,原十字路乡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石康镇、闸口镇管辖,该乡名不再使用。
来源:合浦县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