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群众心里,他是贴心人“老刘”;在企业眼里,他是排忧解难的“靠山”;在干部面前,他是好班长。他,就是广西北海市副市长、铁山港区委书记刘志明。
搞经济:南疆渔村变工业重镇
7月的铁山港,天蓝海清,阳光明媚。位于祖国南疆北海市的这片临港地区,码头林立,工厂连片。很难想象,刘志明上任伊始,这里的产业主要是西瓜、木薯、糖蔗等农作物种植。
“工业化是一个地区走向繁荣的必由之路,作为后发展地区,铁山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补上工业化这一课。”刘志明说,发挥作为西南出海口的区位优势,铁山港做大做强临港工业大有可为。
“2009年开始,大大小小的项目陆续入驻铁山港。从那时起,征地拆迁量大增,企业与群众的矛盾爆发式增长。”刘志明说,这是地方发展必经的阵痛,也是摆在自己面前的一块“硬骨头”。
为了啃掉这块“硬骨头”,刘志明带领广大干部奔波在拆迁一线。“每天早晨五点,就来家里等我,要我跟他一起去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彬定村委会主任陈锡玉说,因为中石化项目,村里要全部搬迁,一开始,因为补偿问题,没有一户愿意离开。
刘志明在村里设置“沟通站”,24小时接待群众。没有人来访时,就挨家挨户串门做工作。“2010年,拆迁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一些大项目陆续开工。”刘志明说,2012年,中石化北海炼化项目、北海诚德镍业项目相继投产。
走进北海诚德镍业有限公司,热连轧生产线上一段段火红的合金钢锻正在下线,将从这里销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公司负责人何潮说,企业发展得益于地方党委、政府创造的稳定环境。
“企业兴旺才能带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才能使百姓脱贫致富。”刘志明说。
短短4年,铁山港区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木薯地变成了大工厂,海滩涂变成了深水港,旱坡地变成了产业园。数据显示,2014年,铁山港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28.8亿元,是2010年的38.6倍,占北海市的39.36%;实现税收62.8亿元,是2010年的19倍,占全市的55.6%。(转载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