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垃圾围困 红树林生态堪忧
调查发现,海洋垃圾正不断蚕食北海红树林湿地,红树林的管理陷入尴尬
北海北岸的廉州湾生长着一片迷人的红树林近年来红树林遭到垃圾围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近日,志愿者在120米的红树林海滩上,竟然清出了6吨垃圾,令在场人员震惊不已。“海上卫士”的栖息地如何保护,再次引发关注。
北海北岸的廉州湾生长着一片迷人的红树林,近年来红树林遭到垃圾围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近日,在120多米的红树林滩涂上,北海红树林关爱与发展研究会(以下简称“红树林关爱研究会”)志愿者竟然清出了6吨垃圾,令在场人员震惊不已。“海上卫士”的栖息地如何保护,再次引发关注。
1 海岸线上的垃圾从哪来
红树林关爱研究会项目主任李莹称,自从参与了“守护海岸线——中国海岸线垃圾清理与监测项目”,她对海洋垃圾污染有了更深的认识。近日,她与其他志愿者将垃圾堆积在一起,进行分类统计。统计发现,在他们组织的3次清洁海滩活动中,垃圾以“人类活动相关的”最多。
李莹介绍,“守护中国海岸线”项目由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与上海仁渡海洋公益发展中心联合发起,于2014年11月1日正式启动,选择了深圳、三亚、北海等12个沿海城市,旨在凝聚社会力量,动员公众参与到海岸线(海滩)清理与监测。红树林关爱研究会承接了北海的清理和监测工作。今年1月起,共组织3次监测,4次清洁海滩。
李莹表示,他们选择的监测地点,是北海北岸廉州湾边的红树林湿地海滩,该区域平时少有人类活动。他们发现,海滩上的垃圾大部分是被海浪冲上来,或者是排污顺着排水管排到海滩上的。
2 垃圾以塑料制品居多
据了解,“守护中国海岸线”项目主办方与12家环保机构合作,在全国建立了12个科研监测点,每个单月月底开展海岸线垃圾监测。监测点位置的选取以及垃圾的收集、分类、记录都有严格的标准。目前全国第一、二、三次科研监测活动已经完成,项目未来将利用活动收集到的数据编写出版《年度海洋垃圾数据报告》,并与科研机构合作,进一步对海洋垃圾问题展开研究。
从主办方之一的上海仁渡海洋公益发展中心提供的“2008年的海洋垃圾监测统计”结果表明,人类海岸活动和娱乐活动,航运、捕鱼等海上活动是海滩垃圾的主要来源,分别占57%和31%。进入海洋的垃圾通过不断运动的洋流将它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海洋上庞大的垃圾岛。
据北海志愿者3次收集到的垃圾分类记录后发现,海滩上的垃圾90%是塑料制品,尤其是以塑料购物袋、一次性生活用品居多。还有比较多的是与捕鱼相关的渔网、泡沫、塑料缆绳,甚至是出海捕鱼渔民的生活垃圾。
参与活动的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的一位专家介绍,塑料袋堪称“海洋魔鬼”,易被海洋鱼类、湿地动物及迁徒候鸟误当食物吞下,严重的将引起死亡。
3 如何处置亟待破解
记者从北海海洋局了解到,目前,对海滩涂(垃圾)的管理没有专门的法律条文。作为主管海洋的部门,没有具体法律条文,就无法管理和处置。
海洋局一位负责人表示,对海滩清洁的日常管理,只能是业主单位属地管理,“谁受益谁负责”。比如,北海银滩由景区管理公司负责保洁;金海湾红树林一带的海滩由所辖公司清理;公共海滩则靠海洋部门和地方政府组织人力突击清理;码头附近的海滩就由船务公司管。“近几年,自治区政府也在加大对‘农村清洁卫生’的投入,农村渔村的环境保护教育都在进行”。
一位沿海乡镇的干部告诉记者,他们在下乡检查时,也发现田边塘边水沟里都是塑料包装袋,农民和养殖户没有养成回收垃圾的习惯。“渔民们说,他们世代都是将垃圾倒进大海里的,海水一冲就没了。”他希望今后加大对这方面的宣传和推广。
据记者了解,海洋垃圾该如何处理在国内仍是个新课题。从事海洋垃圾清理与监测8年时间,发起“守护中国海岸线”项目的上海仁渡海洋公益发展中心董事长刘永龙介绍,如何处置海洋垃圾,在国内还存在法律空白,甚至在相关法律上都找不到海洋垃圾管理的表述。
目前,他们依据多年动员公众参与海岸线垃圾清理与监测获得的大量监测数据,正在起草这方面的法律研究,希望能为各级政府部门起草海岸线垃圾治理政策提供法律支持。
来源:广西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