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珠亭思忆
珠城古有还珠亭,除了史籍有载之外,见诸最多的还是文人雅士的诗词歌赋之中,在一些景观典籍中,还珠亭还是古“廉阳八景”之一,由于还珠亭是为纪念孟尝“珠还合浦”故事而建的,因此,格外得到历代著述人士的关注。 还珠亭建于明朝以前,这是有史料可查的,一般说法是始建于宋代,明代景泰五年(1454年)重建,明万历年十八年(1590年)重修、至清代康熙年间重修,这些史实都有当时重建或修复还珠亭的碑记查证,由此可见历代官府及珠城贤达对还珠亭的重视,也反映出人们对清廉吏治的深切渴望和期待。
当时的还珠亭规模颇大,景观壮丽,由四部分景点组成,其中包括孟尝风流坊、还珠亭、孟太守祠、孟尝衣冠 冢。因为还珠亭居中并且建亭最早,故以还珠亭称之。据史籍记载,还珠亭始建于宋代时,只是一个单独的亭子,“屡见兵火,漫不可识”(明·李骏《合浦还珠亭记》),还珠亭在战乱中湮没了。“景泰五年,郡守江右李君逊,构地于稍南而新作之,既建亭其中,又立祠其后”(明·李骏《合浦还珠亭记》)。明代重建的还珠亭是在原址向南移建,并且还在亭后建有一祠,这个祠就是孟太守祠。因此,时人作诗云:“合浦还珠世所称,危亭移建事更新”(明·林锦《还珠亭》)。 还珠亭是为纪念孟尝功德的,重建时又在亭后增建了孟太宋祠,为了彰显孟尝的高风亮节,人们在还珠亭前建起一个石雕牌坊,名曰“孟尝风流坊”。牌坊门柱镶嵌有一副对联:“孟尝何处去了;珍珠几时飞回?” 穿过“孟尝风流坊”,走进还珠亭,来到孟太守祠。由于史料欠缺,无法了解到孟太守祠的建筑景观,但从明代诗人的诗歌中仍可见一斑:“祠古人犹仰,庭空雀自喧。柩衣重瞻拜,怀感思悠悠”(明·饶秉鉴《孟太守祠》)。从诗中可知当年孟太守祠香烛烟火之盛,同时从“柩衣重瞻拜”一句中还知道,孟太守祠后还有一座坟墓,这就是孟尝的衣冠冢 。据记述,合浦人民为了感念孟尝,专门为他建了一座衣冠冢每年春祀秋祭,焚香奠酒。衣冠冢为半球状,以花岗岩作基座,冢身以泥土堆起, 冢前立有墓碑,篆书刻字“故汉孟尝太守衣冠墓”。置身于还珠亭景观环境中,不禁使人霍然产生“为官合浦去珠还,万古流芳天地间。富贵心轻如蔽屣,贞廉名重并高山”(明·甘泽《孟太守祠》)的警醒顿悟。 虽然还珠亭始建于宋的具体年代没有史料记述,但从宋廉州团练使陶弼(1017——1080年)《还珠亭》中的“合浦还珠旧有亭,使君方似古人清”可以推定,还珠亭应建在陶弼来合浦之前。而还珠亭是毁于民国二十年即一九三一年,如斯是,还珠亭在珠城存续的时间也有八百年的历史了。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民国合浦县政府曾着手修复还珠亭,并绘制了还珠亭复原效果图和施工图纸,后日寇犯境,抗战事起,重建搁置,还珠亭因此荒弃湮没至今了八十四年。 关于还珠亭的原址何处,有多种说法,《合浦还珠亭记》所述是“府治东北”,其它史料称“亭在还珠岭下”。查《廉州府志》记述:还珠岭在府治东北二里处,东山寺后侧。更有今人考证在今廉州北河路口北边的原二轻人力车厂内(轻化设备厂)。诸多说法,方位基本一致,互为印着一个延续春秋的期待,那就是还珠亭景观早日“珠还合浦”。
《合浦还珠亭》
宋代廉州团练使 陶弼
合浦还珠旧有亭,使君方似古人清。
沙中蚌蛤含胎满,潭底蛟龙睡不惊。
伊秉绶题合浦还珠亭联
太守昔称廉千载还珠传盛事
使君重起废一亭流水喻澄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