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朋友好像中毒了,麻烦快救救他们!”7月4日晚11时35分,一名男子刚把小车停在市人民医院门诊部大楼门口,便飞快冲到一楼急诊科求救,急诊科医生闻讯迅速出动,把车上两名患者送到抢救室。
“两名患者年龄都在30岁左右,我们接手时,两人都表现出口唇麻木、四肢麻痹、肌力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送到医院之前还出现手脚不受控制、呕吐等情况。当我们询问患者情况时,患者出现说话含糊不清等症状。”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住院医师王琴说,在问诊中,两名患者承认自己在一个半小时前分吃了一只母鲎,接着便出现上述症状。根据患者的描述和表现出来的症状,医生立刻断定患者是误食圆尾鲎导致的类河豚毒素中毒。
入院10多分钟后,两名患者的病情迅速恶化,由于圆尾鲎的类河豚毒素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引起肌肉麻痹,由于患者食用量较大,毒素已经蔓延至呼吸肌,导致患者无法自主呼吸。
王琴告诉记者,患者入院不到半个小时就出现呼吸停止、瞳孔散大、所有生理反射消失等症状,如果不是事先了解到患者是类河豚毒素中毒,很容易误判为脑死亡。
经过医院一番紧急抢救,5日上午8时许,患者龙先生最先苏醒过来,并能自主睁眼、眨眼,部分手指也能轻微活动;下午4时许,另一名患者苏先生的生理反射也开始复苏。6日下午,记者在市人民医院急诊ICU病房里见到龙先生和苏先生时,两人已经基本恢复过来,苏先生也主动跟记者讲起了事情的经过。
7月4日晚7时许,苏先生、龙先生和朋友相约聚餐,从市场上买了几只鲎回家做菜,其中有一只较大的母鲎,看到朋友对这道菜似乎“不感冒”,苏先生和龙先生便各吃了一半。吃过饭10多分钟后,苏先生感觉胸口有点闷,便先去洗澡,没想到洗完澡出来就不行了。
“大概半个小时后,我们2个吃得比较多的就开始觉得很不舒服,接着就开始呕吐,吐着吐着就发现脚麻站不稳,手不受控制地抖,连头和脖子也不受控制,开始乱抖起来。”苏先生说,他从小在海边长大,知道自己这次肯定误食了有毒的圆尾鲎,便赶紧叫另一名朋友开车把自己和龙先生送到医院。
苏先生告诉记者,医生在抢救过程中,他的意识一直是清醒的,连医生说那句“生理反射消失”他都听得一清二楚,但他却无法指挥自己的身体作出反应。
“我当时特别怕医生放弃抢救,因为我完全动不了,也说不出话,还好医生没有放弃,当医生给我上呼吸机的时候,我也很努力地让自己保持清醒,我真怕万一放松下来睡过去,就醒不来了。”苏先生说,他希望自己的经历能通过媒体报道来警醒其他市民,让大家不要吃鲎和河豚,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口腹之欲,把自己的性命搭进去。
记者从市人民医院了解到,今年以来,医院已经接诊了3例吃鲎中毒的患者,其中一名患者因中毒后呼吸停止时间太长,尽管最后在医生的努力下抢救回来,但脑细胞已经出现不可逆的伤害,最后成了“植物人”。苏先生和龙先生因抢救及时,目前已经脱离生命危险,但仍需住院作进一步观察。 医院提醒市民,在误食鲎、河豚等食物后,一旦出现口唇麻木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切勿大意,以免错过最佳救治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