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号单日行驶,双号双日行驶,也就是单日限双号,双日限单号,千万别弄错!),同时暂停实施尾号轮换限行措施。”此消息一出,身边的小伙伴们都炸开了锅,微信朋友圈也被各种吐槽刷屏。
对此,经历过北京2008奥运会的同学表示毫无压力,当时的单双号限行实施了长达两个月之久,而这次只有十天而已,应该很容易就能熬过去。当然,这么说也仅仅是个安慰。言归正传,这次我们还是继续发扬刨根问底的精神,研究一下“限行制度”的前世今生吧。
谁还记得曾经的“限小”?
1999年4月15日开始,北京开始实施“排量在1.0L以下含1.0L的车辆禁止上长安街”的限行措施。一直到2006年4月,国家六部委要求各地解除对小排量汽车限制,北京才正式解除对1.0L以下小排量汽车的限制。
与大排量车相比,小排量车有助于降低能耗、减少空气污染。但是在过去,小排量车却被各地以堵塞交通、污染严重、外观影响城市形象等理由进行限制,如今看来,这样的政策没有任何的合理性,而且阻碍了小排量汽车的发展。
国外也限行
在人口密度极高的新加坡,政府对交通拥堵的治理一直颇有成效。他们通过拥车证竞拍来限制车辆进入市区,购买方式类似于国内的车牌竞拍,而且排量越大,价格越高。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新加坡就已经开始征收车辆拥堵费。如今,车辆进入新加坡市区还要视不同情况收费。所以在新加坡,个人购车的成本非常高。
作为英国“首堵”,从2003年2月17日起,伦敦开始征收市中心交通拥堵费,而且拥堵费价格持续上涨。此外,伦敦还采取了提高燃油税、限制家长用私家车接送孩子上学的措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高额成本限购和高峰路段收取拥堵费的政策让地少人多的新加坡维持着不错的交通状况,但是否符合中国国情还有待商榷。但我们可以从国外成功的案例中找到适合我们的经验,也可以吸取他们失败的教训。
2国内各地限行政策不一
限行措施起源
根据百度百科的资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系的安红昌博士是限行制度的发起人之一。2001年他来北京始开始关注北京城市交通,2007年1月写就一篇《解决北京交通问题的长效机制研究》,并送达现北京交通委主任刘小明教授(当时是副主任),后又邮寄给现王岐山副总理(当时是北京市市长),其中就提到单双号限行,其思想来源于他以前生活的城市洛阳。
在某些城市,限行并不只是为了缓解交通压力,还是为了应对重污染天气。比如济南和兰州,他们都曾在冬季污染严重的时候启用过单双号限行的制度。从这个月开始,北京也再次进入了雾霾天。
关于限行尾号组合的吐槽
从实施尾号限行措施以来,北京的限行尾号组合一直是把8和4分开的。由于中国人传统观念中的“喜八恶四”,尾号为8和4的车辆数量非常悬殊。这就导致3、8限行的时候道路异常通畅,而4、9限行的时候又会堵得水泄不通。建议交管部门对限行尾号组合进行调整,让每日限行车辆的数量更均衡一些。
各地限行措施不尽相同
成都市从2012年10月8日起也实施了二、三环路之间区域的“尾号限行”措施,并在9个月后将其转变为成都城区的长期交管措施。与北京不同的是,成都并没有采取每隔一段时间轮换一次限行尾号的方法,而是一直保持不变。
哈尔滨从2014年9月15日开始施行为期两年的单双号限行,即每日6时30分至19时,对哈站周边8个路桥采取单双号限行措施,但限行车辆可以选择其他道路绕行,这种制度似乎比北京的大范围“禁行”要合理得多。
杭州目前对本地车辆采取的是高峰时段区域“错峰限行”,即在工作日上午的7:00-8:30和下午的17:00-18:30期间,按照对应尾号,在规定的区域内采取限行措施。从今年5月5日开始,进入杭州的外地车在限行时间内全号段禁行,而且限行区域也被扩大。
综上,在限行区域方面,哈尔滨按照拥堵路段进行划分似乎更为合理,而在限行时间上,杭州的错峰限行则较为科学。不过,各城市的交通压力并不形同,希望各地能够取长补短,制定出更好的限行管理制度。
少开一天车能换来第二天的痛快?公交车、地铁的运力能够跟得上?一号线挤得上去?十号线不会瘫痪?有座吗?(开玩笑)雾霾天真的能够缓解?希望如此。单双号限行日,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