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年前,合浦县石湾镇大浪村南端迎来了一群“开荒客”,他们一无所有,只能在这片荒地建设新家园。50年来,这群外来移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水库建设,他们搬到荒芜之地
1965年10月18日,合浦水库开始动工建设,库区内的村民都要搬迁到其他地方生活。曲樟乡六湖垌村的773名村民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村庄,前往陌生的地方落脚。他们要去的地方,是合浦县石湾镇大浪村南边一块3平方公里的荒地。
今年83岁高龄的李仕华是当时生产大队的队长,搬迁文件下来后,他负责带领村民们“搬家”。
到了“新家”,李仕华和村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景象:到处长着1米多高的茅草,没有水源、道路,更没有房子。“一眼望过去,全是茅草,连棵能砍柴火的树都没有,荒凉得不行。”李仕华回忆说,稍作歇息后,他带领几名精壮的男村民,用镰刀把茅草割下,清出一块地方歇脚,搭建茅草屋暂时安置村民。
几天后,村民陆续到达,有了充足的人力后,李仕华便开始组织村民修砌黄泥屋。有了安身之地后,他又组织村民开荒种田,“男人用铁楸、铁铲翻土开荒,女人就用双手把翻出来的土垒成田埂。做完建房和开荒种田的活后,原本没有路的荒地已经被踩出几条路来了,剩下的人就沿着这几条路沿继续修建房子。”李仕华回忆道。
稍微安定后,给“新家”命名的事情被提上了日程。村民们经过多次商议后,决定给“新家”命名为“新安村”,寓意大家在新的村子里安居乐业。
在村民们的努力下,一座新的村子慢慢有了雏形。
用水困难,全村人合力兴修水利
迁移当年,李仕华的大儿子李勋年仅6岁,年幼的他曾因为要搬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十分沮丧。
“原来的村子有开垦好的土地,有熟悉的村道,但这里除了跟我差不多高的茅草,什么都没有。”李勋说,当时自己还小,父亲是生产大队队长,天天忙着带领村民开荒、安置新到的村民,母亲则要忙着种地和照顾家里其他3个小孩,自己跟其他差不多大的孩子则被交到村里几个女青年手中照顾。
经过一段时间的开荒后,村民们勉强开辟出几块能耕作的田地,但缺水和土地贫瘠,让村民们只能种点红薯、木薯、芋头之类的杂粮。所幸大家都是响应国家号召而搬迁的水库移民,政府方面有粮食补贴,每个月都发放一些大米,但大家都要步行6、7公里,到镇上的粮所去挑粮回来,“领到手的大米跟金子一样宝贵,家家户户都要存起来,平时靠地里种的杂粮充饥,逢年过节才舍得拿大米出来做饭。那时候能吃上一碗白米饭,心情就跟现在中彩票一样高兴!”李勋说。
除了缺粮,新安村还缺水,这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困难。李仕华与村干部商量后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全村人齐上阵,从3.5公里外的合浦水库附近修一条引水渠,把水库的水引到村子里来!在没有机械化未普及的1965年,这项工程的难度无疑是巨大的。
当李仕华和其他村干部把这个决定告诉村民后,大家大吃一惊,然后爆发出前所未有的高涨情绪,纷纷鼓掌赞同。1966年,新安村历史上第一个水利工程开工了。
几十年过去了,李勋还能记得当时给大人们送水的场景。“当时我和其他孩子,在村里女青年的带领下,提着一桶桶凉开水给挖引水渠的大人送去。休息的时候,几名女青年一边递水一边给大家加油,当时在我们眼里,这些挖引水渠的大人就是我们的英雄。”李勋感慨地说,经过一年的努力,3.5公里长的引水沟终于挖通,新安村告别了缺水的时代。
再兴土木,孩子家门口能上学
1967年,李仕华依然每天忙着带领村民开辟荒地种田、和村干部研究新的农作物种植,母亲则忙着自家地里的农活,8岁的李勋便担起了家务活。由于新安村没有提供柴火的树木,全是一点就冒烟的茅草,李勋只能每天早早起床,跟村里的小伙伴步行到3公里外的农场去捡点树叶和树枝回来烧火做饭。
1969年,大家的生活逐渐安稳起来,开始安置学龄的小孩上学,李勋和其他孩子被安排到大浪小学就读一年级。李勋告诉记者,大浪小学实际上是当年“斗地主分土地”行动时,村民从地主手中缴获的一处房子。教室里只有几块木头和石头当作课桌椅,老师是村里稍微有点文化的青年,主要在农活之余教孩子们识字。
1971年,新安村再次大兴土木,开始修建新安小学。村民们要步行3公里到农场购买木材后,然后扛回村里。一年后,新安小学完工,尽管只有一间土坯房,但村民格外高兴,因为孩子可以在家门口上课了。
改革开放,村子变化翻天覆地
1990年,李勋一家把土坯房推倒,在原址上修建了2层高的楼房,地里除了水稻外,还种上了黄麻、花生、豆角等经济作物。2013年,新安村人均年纯收入也涨到了1万元以上。李勋的家里陆续添置了彩电、家具,告别柴火灶台,用上了煤气,生活一天天好了起来。
随着村民生活大幅度改善,村里的设施也逐步完善起来。
1995年,村民筹资将新安小学的土坯房推倒,翻修成3层楼高的教学楼,球场从黄泥地变成水泥地,连学校大门也修缮一新。学校又招聘了多名专业教师,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学。
2000年开始,村民开始修建村道,在国家和当地政府的资助下,村民再自筹部分资金和人力,把原来踩出来的泥路逐条修建成硬底化水泥路。
据村委主任陈铭伟介绍,2014年,村民的人均年纯收入已经达到7000元;2015年,村里最后一间土坯房被推倒翻建成楼房,新安村彻底告别了土坯房时代。在过去50年里,村民用自己的双手,把新安村从杂草丛生的荒芜之地,建设成如今拥有2150人和多个国家级农业示范基地的新农村。
今年10月18日,村民们自筹资金,为新安村建村50周年举办盛大庆典。记者在村里看到,村道已经全部实现硬底化,道路两旁的水稻已经结出翠绿的稻穗,豆角架上也挂着一串串豆角。村公所门口修了一个小广场和卫生所,村里随处可见“清洁乡村”的工作流程和标语,以及各类国家级农业示范基地的牌子,整个村子透出一番欣欣向荣。
村民邓李复曾任新安村村委书记,他自豪地告诉记者:“新安村是所有村民用双手在荒地上开辟出来的奇迹,全靠人力把荒地变成宝地,这是最值得全村人自豪的!”
转自北海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