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故乡山脚下的土围城
少年时,回到大廉山下的家乡和老奶奶一起过日子,常听她老人家讲家乡的故事,其中说得最多的就是土围城。在我的记忆中,每逢说起土围城,奶奶总带着一股幽幽的失落感反复地诉着,当年住在土围城里的热闹和尊严。 听奶奶说,在她未嫁给爷爷前,爷爷父辈四兄弟就在山脚下,依山势建起了一座土围城。这种创业初期的土围城,大多是依山势而建,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围山筑墙,聚姓而居,主要是以防兽防盗为主。土围楼的建设型制没有规模格局上的讲究。主体建筑就是依着山势,利用山石堆砌围墙,围墙所圈的范围就是围楼的面积,围楼的面积完全取决于聚姓而居的人数有多少。为了加强防范功能,在围墙的四角建立碉楼。这种由碉楼和围墙组成的简单的结构型制,就是最初的围楼城堡格局。 后来,到了爷爷这一辈,人口增多了,开垦的土地也多了,除了耕种五谷杂粮之外,家族中的人也开始经营酒类、粮油、农副产品加工等。而当时,家族中也有子弟报考了黄埔军校、参加了北伐,有的还当了将军校官,爷爷四兄弟一合计,就在土围城的南门外另选址重建了一座土围城。建城时,奶奶嫁给了爷爷,她也参加了建城的劳作,主要任务是每天送中午饭到建城工地。 由于爷爷的两兄长都是在广州当差,较有新思想,因此在设计新土围楼的时候,采取了当时的正方形新格局。土围楼的四个城角处建有碉楼,碉楼要比围楼内的住房高出一层,是整个土围楼的制高点,主要是为了防务瞭望之用。碉楼的顶端设有大火盘,每当遇到战事,就在火盘点燃狼烟,以通知土围楼外面的住家作好防御准备。情况紧急时,就在碉楼顶上敲响铜锣,这时,四方八邻都能听到铜锣声,村场之间就能互通消息,守护相望。碉楼的墙壁上也都留有内宽外窄的射击孔,这些射击孔比城墙的大得多,这是专为安置机关枪之类的重武器而设计的。守卫碉楼的都必须是家族中的精英人选。遇有战事,碉楼上就是见证英雄的舞台。 土围楼城门为圆拱形,宽约一米半,高约两米多。城门共有两道门,第一道城门是用十多公分直径的圆木制作的拉栅门,每条圆木之间的相向间隔只有十来公分,平时只关上这道拉门,又通风透气又能观察城外的情况,也能防贼防牲畜乱闯。第二城门是用粗重的荔枝木、红木等硬木板制成的,板的厚度也有十来公分厚度,四周还镶有铁皮,门板上嵌有圆头大钉,还有两只铜狮子头。关上大门后,再用三条横圆木作为上中下大门闩,这样,即使是再大力气的盗贼也无法撞开。这道门一般不关,只有遇到土匪抢村时才关上。 土围楼里不但有磨屋舂房,还有制作豆芽、豆腐、米粉、豉胶(固休酱油)、和蒸酒的作坊、还有油盐烟酒店和磨坊、仓库、水井。不出城门,基本上可以满足日常生活之需。城肚里几乎就相当于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社会。 一些大的土城,里面还有池塘。如遭围困,固守几个月没问题。 城门口内侧各有一间小房间,是用磨房和舂房的。平日里,村中的伯娘婶婆姑姐们都来这里磨谷舂米,城门口也就成了村场的新闻发布中心。任何细小的轶事传闻,到了这里便成了特大号外。 老城的围墙 土围楼外墙四周挖有濠沟,原是为了防水和排污的需要,后来却成了农田的排水渠,淙淙的渠水贴着城墙脚下流淌,不时的有鱼游蛙跃,更有飘落的山花树叶飘荡而过,给土围楼增添了几分童话气氛。 土围楼里的建筑格局很讲究辈份尊卑之分。工人有工人的工房,长者有长者的房间,工人及作坊、猪栏、厕所都在底层。主家的住房是在第二层,主家各房的住房也按辈份顺序安排。二楼的房间和楼板都是木质结构,墙板和走廊多有雕花装饰,每一块雕花板都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土围楼内最堂皇的地方就是家族祖公厅。祖公厅设在二层最正中的房间,三间连体,这里安放着历祖历宗的神位,是土围楼内最庄严权威的地方,处理族中事务,处罚违反族规的族人,都在这里进行。 土围楼内都留有很宽阔的中央空地,空地都用灰砂混合土夯实,农忙时是晒场,农闲时便是人们聚会活动的地方。逢有红白喜事,这里便是人们宴饮之所。大锅的鱼肉,大桶的土蒸酒,整齐排列的八仙桌铺满了晒场。最诱人的,是在月朗星稀的夜晚,孩子们或爬上碉楼顶或搬来凉席铺在晒场上,看着叔伯咕噜咕噜吸着水烟筒闪动的火星,眺望天空中游移的行星,听着老一辈讲述客家人千年迁徙,万里飘泊的创业史和英雄传奇。 土围城建成后,为了区别于老城,就取名为新城。爷爷四兄弟搬到新城中住,老城就留给了给其它叔侄住。而爷爷四兄弟中,两位兄长都外出干事业了,爷爷是最小的,就和另一名开私塾的哥哥留在家乡打理族务耕稼。由于人手不够,就请老城中家境困难的叔伯兄弟帮工。奶奶说,虽然是帮工,但大家的生活待遇都是一样的,奶奶也经常参加农事劳作。奶奶没有想到,也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这些后来都成了“剥削”,新城土围楼被没收,爷爷和奶奶被赶出城脚外的马栏中住,直至去世。 少年时回家乡,就是和奶奶住在新城脚外的马栏里。每逢跟随她老人家到城门口的磨房和舂房磨谷捣米,奶奶都会细细地指认着城里的每间房屋,告诉我们当年的居住状况,说得最多,也是最令奶奶难忘的地方,就是当年他和爷爷一起住过的地方。每到斯时,我总见奶奶的眼里泪花闪烁,听到奶奶的轻声叹息,看到奶奶用手背轻拭双眼。奶奶此时的形象,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扉。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我参加三线建设、上山下乡、被招工后远离了家乡。期间,奶奶走完了她84年的悲喜人生。而新城土围楼也在某个风雨之夜倾间倒塌,只剩下一座孤零若坠的东碉楼。前些年,为了安全起见,东碉楼也被拆除。现在,新城旧垒处,只剩下零碎的断墙残垣,散落在树荫下。而目睹此情此景,在吹过的山风中,我似乎听到了奶奶诉说往事的絮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