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奶奶一起过年的思忆 我们这一代人,生于艰困,长于忧患。很小就得独立面对社会的挑战,承担起家庭的责任,甚至是要忍受离井背乡的煎熬。因此对家庭的亲情犹为牵挂,尤其是对于过年的期待与思忆,有着特别留恋的情怀。而在过年的思忆中,最教我难以忘怀的就是和老奶奶一起过年的情景。 我与老奶奶一起生活的时间并不长。记忆中,是小学将要毕业前,学校不上课了。而我家的门口也被贴满了大字报,不时深更半夜的,还会有戴着红袖章,全副武装的人员闯进家来,翻箱倒柜的搜查这,搜查那,我兄弟俩也因此常常在梦中被惊醒。那一年的春节将近,故乡的叔伯来接我们兄弟回到了大廉山下的祖居,从此之后的一段岁月里,每年春节,都和奶奶一起过年。在回到故乡跟随奶奶过年的日子里,不但感受的到了客家人的纯朴真诚,更在奶奶的引导下,走进了年俗文化的课堂。 那年头,家乡的乡亲们还要靠吃“统销粮”度荒月。过年的原料全部都是要在常年间节俭积攒下来。如做(米乙)的糯米粉、芝麻、花生、豆类等,基本上都是平日里舍不得吃用,而专门留到过年用。为了多积攒一些,有时候还得去收割后的田间或晒场边去拾遗漏的糯谷穗及芝麻、花生、豆粒。那年头,我兄弟在奶奶的带领下,就经常这样光着脚去田间路边捡拾。老奶奶一边带着我们捡拾,一边告诉我们,糯谷碾成米,磨成粉之后,能做成多少种过年的(米乙);芝麻糖、花生糖和豆沙是经过多少道工序才能做成的;要攒多少糯谷才能做一只砵大的大笼(米乙);还有,要卖出多少只鸡蛋才能换回够做(米乙)的糖等等。那时候,虽然头顶着烈日,汗流浃背;脚踩着田埂,被豆箕稻茬刺得又痒又痛,但心里想着过年做(米乙)的乐趣,还是能够坚持着跟奶奶行走在一幅又一幅的田垌中,努力地捡拾着。真正的体验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受。 捡拾得来的糯谷穗及芝麻、花生、豆粒不多,拿回家后奶奶就指导我们分别放进簸箕里晒干、脱粒、脱壳。为了防止在脱米、脱壳过程中散落浪费,除了花生之外,其它都是要通过用手掌或脚板来回搓动,才能使之脱粒、脱壳。这也是一个艰苦的劳作。而这些工作一般都是奶奶包干了的,我们兄弟只负责摘取少数未能脱粒的芝麻果和豆荚。把这些活儿都做完之后,奶奶就筛箕筛了簸箕播,将颗粒饱满的用瓮子装起来,留到过年才用。我们过年的期待也就随之封存了起来。少年的心中,由此开始数着过年的日子快些到来。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二十到了之后,客家人过年的序幕就拉开了,奶奶就会指挥我们瓮子搬出来,将里面的糯谷、芝麻、花生、豆类等通晒一遍,然后就安排着时间进行垄谷舂米磨粉,开始炒芝麻、炒花生、炒豆,准备好过年做(米乙)的原料。由于这些过年做(米乙)的原料来到不易,因此在做(米乙)的时候都会十分讲究节省和精细,在制作中特别用心。就这样年复一年的,在奶奶的带领下,我们掌握了过年做(米乙)的各类品种及其制作流程和配料,更重要的是,从中了解到过年做(米乙)的美食文化内涵和乡间年俗知识。于此,奶奶就是我认识年俗文化的启蒙导师。是她老人家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热爱、探究客家文化的种子。
|